在全球建筑业,装配式建筑常被称为绿色建筑,因为节能降耗贯穿了装配式建筑建造的全过程,由此带来的环保效益可谓“越算越多”。</P>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发布的《绿色建筑——2013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在当前我国社会总能耗中,建筑能耗超过30%。市环境监测中心 PM2.5来源分析报告也显示,上海建筑工地、道路和堆场烟尘对PM2.5的贡献率占到10%。根据发达国家的长期实践经验,发展住宅产业化、推广应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
在房地产开发商看来,装配式建筑的环保效益是看得见、算得出的。建筑工地的污水、噪声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直观的。采用工业化建造方式,减少户外作业,缩短项目工期,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材料浪费。根据测算,在已经使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住宅小区,平均每1万平方米面积可节电52590千瓦时,节能降耗率为30.75%;节水2500立方米、节能降耗率36.44%;节约各种模板65吨、节能降耗率53.5%;减少废弃物53立方米,节能降耗率36.92%。
还有一组数据能更加直观地反映节果:在已经竣工的万科新里程项目,利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建造的住宅总面积为1.4万平方米,省下的电量大约可供1300个“三口之家”使用一年,节约的水大约能注满50个标准游泳池。
事实上,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在诞生之初,就注定了与“绿”结缘。从原材料选择、新工艺研发,都始终关注生态效益。
之所以预制混凝土结构利于推广,是因为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一来我国缺少木材和钢材,木结构和钢结构住宅在我国的成本居高不下,不能支撑大规模的住宅建造。此外,木结构住宅的消防隐患也很难进行技术突破。二来我国缺少土地资源,住宅要向高处发展,而钢结构和木结构只能建造低层住宅、独户住宅,不符合我国的住宅政策导向。三是老百姓更容易接受和传统砖石建筑类似的住宅。从传统的砖石建筑到钢筋混凝土建筑的转变比较容易,而轻质的木结构和轻钢结构转变就比较困难。可见,推广预制混凝土结构,本身就是一次“绿色选择”。
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生态效益更高的绿色产品也随之诞生。通俗地说,剪力墙就是高层住宅中的钢筋混凝土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承重墙”。预制夹心保温剪力墙则是一种集承重与保温于一体的新型墙体,由于保温材料处于承重结构的保护之中,可以解决保温材料损耗快、寿命短的通病。这种墙体具有令人满意的力学和热工性能。也就是说,采用这一墙体的房子不仅在造的时候节能环保,居民入住以后,也能享受到冬暖夏凉的生态效益。
绿色建筑的推广是符合当前环境的发展的。
土木筑屋网:http://ww***b***/Product-index-sort_id-2-parent_id-2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