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列举网 > 生活服务 > 物品回收 > 翡翠怎么鉴定,去哪里可以鉴定
上海
[切换城市]

翡翠怎么鉴定,去哪里可以鉴定

更新时间:2015-12-03 19:15:47 浏览次数:112次
区域: 上海 > 上海周边
类别:其他回收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丹巴路龙裕财富中心
宝石肉眼鉴定知识:基础篇三/解理/断口/裂理/密度/包裹体
昨天来源:晶坊玉缘珠宝
一、解理、断口和裂理
宝石的解理、断口和裂理,都属于外力作用下发生破裂的性质,但破裂的原因和破裂后表现出的形态不同。
1、解理
宝石在外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结晶面网发生破裂的性质称为解理。
解理是由宝石的晶体结构决定的,由于晶体具有异向性,在不同的结晶方位化学键力存在差异,解理往往沿着面网间化学键力弱的方向产生。根据解理产生的难以程度,可以分为五个等级,见表1
极完全解理易剥成薄片,形成非常平滑的解理面完全解理易裂成规则的小块,形成平滑的解理面中等解理不易形成平滑的解理面不完全解理很难形成解理面极不完全解理不形成解理面表1
可以观察到解理的宝石主要有:黄玉、钻石、萤石、月光石、拉长石、翡翠等。

拉长石(细纹为解理,粗纹为双晶)
2、断口
宝石在外力作用下,呈不规则裂开的现象称为断口。
断口的发育情况与解理发育的程度大致成反相关关系,即:解理发育的宝石断口不甚发育;反之断口发育的宝石解理不甚发育。
常见的断口有:呈贝壳状裂开的称为贝壳状断口,可见于水晶、玛瑙、石榴石等宝石;呈不规则的参差状裂开的称为参差状断口,常见于多种玉石。

石英(贝壳状断口)
3、裂理
宝石在外力作用下沿着双晶面、以及层带状包裹体发育面等结构薄弱部位裂开的现象称为裂理,也称为裂开。
这是宝石的一种非固有特性,通常可以观察到裂理的宝石主要有红宝石、蓝宝石等。

红宝石(沿聚片双晶面的三组裂理)
二、密度
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宝石的一种重要的定性判别依据。部分宝石的密度见表2测定宝石的密度,需要比较专业的方法与仪器。在日常情况下,可以通过用手掂重,来大致估计宝石的密度,具体操作是将宝石放在中指的前端,由上向下掂,看有没有重感。一般密度在3.3g/cm3以上的宝石,有比较明显的重感;密度在2.7g/cm3—3.3g/cm3的宝石,可以感觉到宝石的存在;密度在2.7g/cm3以上下的宝石,重感比较微弱。
宝石名称密度
钻石3.47-3.55
橄榄石3.3-3.5
绿柱石2.67-2.78
托帕石3.53-3.56
蓝晶2.65-2.85
水晶2.65
猫眼3.5-3.7
翡翠3.3-3.4
红宝石3.99-4.02
软玉2.9-3.1
蓝宝石3.97-4.08
绿松石2.6-2.85
欧泊1.98-2.20
青金石2.4-2.5
石榴石3.5-4.2
玛瑙2.6-2.65
月光石2.56-2.62
孔雀石3.75-4.05
金绿宝石3.73
锆石3.9-4.8
碧玺2.9-3.2
岫玉2.4-2.8
表2、部分宝石的密度(g/cm3)
三、包裹体
包裹体是宝石生长过程中,生长环境留下的微观痕迹,是识别天然宝石和人造宝石的主要依据。天然宝石在其生长过程中,捕获了生长介质中气体、液体和早期结晶的矿物微粒,以及由于结晶环境的动荡而造成的裂隙愈合等。而人造宝石是在稳定的环境中,在容器中把定量配比的化学组分熔解,随着温度的降低而结晶,所以人造宝石中的包裹体较少(助熔剂法合成的宝石除外),常常只能见到孤零零展布的气泡、子晶片等,或者快速冷却而形成的旋涡状流动构造等。
因此,不同成因的宝石有不同的包裹体。包裹体就成为识别不同成因宝石的原始、稳定可靠的、具有重要鉴定价值的识别依据。
宝石中的包裹体可以分为:气—液包裹体、固态(矿物)包裹体,以及愈合裂隙、初始解理等。
宝石内部包裹体,可以使不强烈的光线平行宝石的腰围入射,使用10倍或20倍手持放大镜,眼睛与放大镜、放大镜与宝石之间的距离在1厘米左右,进行肉眼观察,通常一种宝石具备2~3种鉴别依据即可。
1、气—液包裹体
气—液包裹体是指以气 泡或液体形式,赋存于宝石内部的包裹体。依据液相比率(VL)可进一步分为:气态包裹体(VL<5 -="" vl="5%~95%)和液态包裹体(VL">95%)等三类。
天然宝石多数生长于地壳内部温度较高的成矿热液(一般情况下主要成分为水)中,宝石在结晶过程中捕获了少量的成矿热液,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混溶于热液中的气相组分由于溶解度的降低而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聚集在一起形成气泡,出现了气—液包裹体的微小空间里大圈套小圈的现象,中间圈里包裹的是气体,边缘为液体。气—液包裹体的形态复杂多样,有泪滴状、椭(圆)球状、管状、不规则状等,并常常呈层带状展布在一个平面内。气—液包裹体是天然宝石中常见的包裹体类型,但在大多数的人造宝石中却很少见到(水热法和助熔剂法合成的宝石除外)。

气—液包裹体
2、固态包裹体
宝石中的固态包裹体,是指宝石在结晶过程中,捕获了比宝石结晶早的矿物晶体,或者是在宝石结晶过程中由于固熔体分离而形成的其他矿物。包裹于宝石中的矿物晶体或其他固态物质的微粒。例如,红宝石、蓝宝石除包裹有早结晶的矿物晶体外,还有在结晶过程中由于固熔体分离而形成的针状金红石包裹体;金刚石中常见到橄榄石、镁铝榴石等的小晶体。固态包裹体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自己固有的结晶形态、颜色和透明度等。

红宝石中的针状金红石包裹体
而人造宝石中的固态包裹体,主要是一些没有完全熔化的不规则状熔质或玻璃质熔剂,或者是容器壁掉下来的贵金属碎片,它们可显示一定的颜色,但大多没有特定的外形。

3、愈合裂隙
愈合裂隙是宝石在生长过程中,因结晶环境不稳定而导致宝石沿晶体生长面网局部发生裂开,其后随着晶体的继续生长,做为结晶缺陷封闭在宝石内部。这种愈合的裂隙多呈贝壳状或阶梯状,在光的照射下呈明亮的反光面,或由于光线的相互干涉而呈多色的彩光面。愈合裂隙是天然宝石的特有现象,不见于任何一种人造宝石,可以作为鉴别天然宝石与人工宝石的有利依据
4、初始解理
初始解理是宝石结晶过程中,由于局部面网发生错动而出现的解理,这种解理仅见于解理发育的宝石内部。
上海物品回收相关信息
2小时前
4小时前
4小时前
21小时前
1天前
1天前
注册时间:2015年11月24日
UID:254837
---------- 认证信息 ----------

查看用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