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列举网 > 生活服务 > 其他生活服务 > 白蛉的危害以及防制手段
上海
[切换城市]

白蛉的危害以及防制手段

更新时间:2023-02-27 14:52:58 浏览次数:59次
区域: 上海 > 静安 > 静安周边
白蛉,是一种体小多毛的吸血昆虫,白蛉不仅叮人吸血,还可传播多种疾病,主要有黑热病、东方疖、皮肤黏膜利什曼病、白蛉热及卡里翁病。仅黑热病,全球目前大约有1200万病例,而且每年都有新增病例。

一、白蛉的生活习性

白蛉以头部的喙器刺入皮肤吸吮人和动物的血液,被叮咬后有人可毫无反应,有人感微痒或剧痒,局部出现红色、风团、小结节或糜烂、水疱等损害,愈后可留下色素沉着的斑片。若白蛉体内含有黑热病小体在叮咬人的皮肤后可引起黑热病发生。     

栖息与活动:成虫通常栖息于室内外阴暗、无风的场所,如屋角、墙缝、畜舍、地窑、窑洞、桥洞等处。白蛉的活动能力较弱,活动范围一般在30m内。

季节消长与越冬:白蛉的季节分布与当地的温度变化有关。通常一年白蛉出现约3~5个月。在北方,白蛉指名亚种始见于5月中、下旬,6月中旬达高峰,9月中、下旬消失。大多数蛉种一年繁殖一代。白蛉以幼虫潜藏于10cm以内的地表浅土内越冬。 

二、白蛉的形成

1、卵:雌蛉交配并吸血后卵巢即开始发育,白蛉在25℃左右,从吸血至产卵需7-8天,卵椭圆形,大小为0.38mm×0.12mm,灰白色。白蛉会选择阴暗、略带潮湿和隐蔽的土壤上产卵。在适宜条件下,6-12天孵化。

2、幼虫:小毛虫状,白色,分为4龄。一龄幼虫长1.0-1.5mm,四龄幼虫约3mm。幼虫尾端具尾鬃。幼虫以土壤中有机物为食,一般25-30天化蛹。

3、蛹:外形似鼓槌状,体外产茧,尾端连附有四龄幼虫蜕下的皮,淡黄色,长约4mm。蛹不食不动,6-10天后羽化为成虫。

4、成虫:白蛉成虫多呈灰白色或者浅棕色,体长1.5-4mm,全身密布细毛,眼大并且黑,足细长,翅膀狭长并且尖,驼背。停息时候两翅上举与身体成45°角。成虫羽化后1-2天内即可交配。雌蛉一生仅交配一次,多在吸血前进行,可产卵多次。

三、白蛉的危害

白蛉能叮人吸血,是一种重要的滋扰性害虫。除此之外,它是病媒传播媒介,能传播多种疾病。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病原是杜氏利什曼原虫。近年来发现在我国川北和陇南山区存在以白蛉为主要媒介的黑热病自然疫源地。

东方疖:又称皮肤利什曼病,病原是热带利什曼原虫。该病主要分布于地中海、中东及印度等地。

白蛉热:病原为病毒,其可经白蛉卵传至后代。该病流行于地中海地区至印度一带。猴及鼠类等野生小型哺乳动物为自然宿主,通过白蛉叮咬传播后病人也携带病毒。

四、白蛉的防制

环境治理:白蛉孳生地广泛,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通过整顿人房、畜舍及禽圈卫生,使其保持清洁干燥,并周围环境内的垃圾、积水污水,幼虫孳生地。养殖场所远离人居环境。

药剂杀灭:通过滞留喷洒杀灭白蛉成虫,现在使用物主要是菊酯类杀虫剂。但对于野栖白蛉效果不显著,可以通过改变离人类生活较近的环境破坏白蛉孳生场所。
关注奔奔虫控 get更多消杀知识!
上海其他生活服务相关信息
20小时前 刷新
2天前
注册时间:2020年09月21日
UID:709169
---------- 认证信息 ----------
手机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