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下面,公益志愿者培训让我为大家介绍如何走路能够取得锻炼的效果。
1、为保证锻炼效果,快走应至少每次40分钟~60分钟
不少国家提出每天要走“6000步”或“10000步”的口号,其实就是对锻炼时间的量化处理。按每秒走约两步的频率计算,“6000步”大概就是快走40分钟,而“10000步”则需要一个多小时。 刚开始锻炼的人可逐渐增加时长,从快走半小时开始。快走时,一般应使心率维持在每分钟120~140次,且出汗为佳。身体状况较好的人通过快走可能达不到出汗效果,这时可以辅助慢跑,做到“走跑结合”,公益志愿者培训进而达到较好的健身目的。
2、走路姿势:脚步正,曲臂摆
快走时,还应配合正确的摆臂姿势,即曲臂摆,因为直臂摆容易使胳膊充血,引起不适;而在走路步幅上并没有太多要求,只要自己觉得合适就好。
3、傍晚四五点走路
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公益志愿者培训早晨锻炼是一个诱导疾病发作的高危因素,且早晨空气湿度大,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很多地点的空气质量并不好。不少老年人习惯早上锻炼,但其实傍晚四五点钟会更好。
如果选择在晚饭后锻炼,则应在饭后半小时,并将锻炼结束时间控制在睡前两小时,比如晚上10点睡觉,8点就要结束锻炼。因为快走会加速血液循环,使身体保持在一定的兴奋状态,如果结束运动和睡觉的间隔时间过短,容易造成。
运动后,应做一些平复情绪的事,如看书、听轻柔音乐等,在情绪稳定后再上床睡觉。
公益志愿者培训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