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青瓷,感觉就像是喝一杯茶,听一曲京剧,那股历史的浓厚气息扑面而来。俯首细思,脑海里冒出了一个古老的影子,仿若那老屋窗台上久积的尘土一般厚重,又如老人脸上的皱纹一样深刻。那是青瓷吗?不,那不仅仅是青瓷,还是历史。而当历史的车轮划过了几个世纪,当我们以为就这样失去这段回忆时,青瓷复生了。那沉睡了百年的记忆,在青瓷艺人的手中再度转世,重现人间。
1957年,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浙江省的八位专家组成了仿古小组,于第二年的春天点燃了重烧龙泉青瓷的窑。当一堆堆的瓷土变成造型优瓷胎,当一个个瓷胎送入火红的炉窑,仿佛每个人的心都开始燃烧。因为这不是简单的重烧青瓷,而是重拾那段记忆,那段关于龙泉青瓷的辉煌。
在时间的指针缓缓走过了半个世纪后,一个代言人出现了。他永远的那么谦和,永远的那么温文尔雅,像一个文人一样博学多才诗文满天,又如一个儒将一般谈笑从容静看狼烟。江世平,字子正,一个青瓷艺人,更是一位的青瓷艺术大师,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绍斌的弟子。也许你会觉得奇怪怎么还有人使用“字”吧?“字”是古人之“字”,乃古人之别称,现代人早已弃之不用。在这里就不得不说,江大师一直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动者。活到老学到老,就是江大师的真实写照。中国的历史上下五千年,其文化之盛可谓是世界文明之首,文化的魅力传遍世界各地。古有日本赴唐学习中国文化,今有孔子传学发扬中国儒家,君不见那“丝绸之路”也已开始焕发昔日之荣光?叹学海无涯,望了一山又一山,何处归家?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江大师始终坚持的格言。对于青瓷,江大师只有一句话:青瓷是民族的青瓷,也是世界的青瓷。做好青瓷,吾之所愿。大师之心,唯青瓷不可夺爱也!
龙泉有宝剑,若君子傲然而立,不怒自威冷眼破三军好儿郎。但龙泉更有青瓷,如美人素面青衣,不施粉黛羞煞后宫三千女。它们好似龙泉的一儿一女,一文一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龙泉是个好地方,所谓好山好水好风光,龙泉的秀美,使得龙泉人也是格外的出色。江老的家乡就位于龙泉,使得这位老人身上总是有着一种独特的气质,那种骨子中文化沉淀出来的儒雅,好似檀香那般让人沉醉。其实,初识江老,你不会看出来这竟然是位青瓷大师,好像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略带着饱读诗书的书生气。我猜,也许是艺术大家们都喜欢“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吧。走在龙泉,你会感觉到自己身处在一个青瓷的世界。那粉青如玉,淡雅素裹,光滑似绸;那梅青似翠,鲜厚欲滴,浑体通透。幸运的话,你也许还会看到哪家老人坐在家门口饮茶。青瓷映茶,清茶掩杯,端起,缓缓倒下。在如烟缥缈的水雾中,青的壶,青的杯,青的茶,宛如洗礼,从头到脚,由口入心。轻抿小酌,一口清新伴着一丝甘甜,恍若顺着每个毛孔散发出来。那生活,岂一个惬意可说?
自古中国人的格局一般都是很大的,不管是俗到吃穿住行,还是雅到舞文弄墨,每每都要追求一个精。这就使得一件东西若到了,仿佛就脱离了尘世的喧嚣一般,再无杂念。从古人推崇茶,到现在茶成为了一种文化后,那里面,流动着的就不再是用来止渴的茶水,而是汉民族几千年来沉淀的文化精髓。因此这就有了茶圣陆羽,更有了那首《六羡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只是,“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那还羡的了什么?茶和杯,本就是分不开的恋人,久而久之也就有了瓷文化。至今还在大海深处的那一艘艘古沉船,不就是用它们的躯干铺就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吗?那是历史的印记,也是文化的脚步。在江老的收藏中,有很多是江大师自己的作品,如《金玉满堂》寓意“富贵”,似玉凝脂,光洁如丝。《福寿满天》寓意“长寿多福”,敞口金边,纳福齐天。而《金镶玉》则寓意“富贵、如意”,金衣素裹,麟纹碧波。其实,每一件青瓷都是一个生命,当你赋予它身体赋予它名字时,它就有了生命。我们不知道,这一件件青瓷要耗费多少心血,从选料,塑形到烧制,上釉直至成品,这中间有多少的汗水。但是从大师的笑容中我们知道,这一切都值了。
从古代的达官贵人,皇室亲胄,到现在的普通人,青瓷可以说是由“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但这不是青瓷的没落,而是青瓷走向世界的开始。由古代贵族皇室使用的青瓷发展到现在的青瓷,已经有了生活用瓷、装饰礼品用瓷和收藏用瓷等划分。家家有青瓷,人人用用瓷。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梦想,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看到那般盛况。而如果说这是时代的选择,倒不如说是选择的时代。一片叶子顺着水流可以走得很远,而逆水而上只会粉身碎骨。青瓷需要这个时代来证明自己,而这个时代更需要青瓷来品味生活。如今,龙泉青瓷已经成为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说,是时代选择了它。
一千年的时间,会让多少东西失去痕迹,再也找不到丝丝缕缕,而我们只能在画中、书中看到。把玩着手中的青瓷,不禁感叹,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生命力,也是一种坚韧,于他们。坚持一种坚持,到后那就是。一个普通的青瓷大师,却是一个不普通的青瓷艺人。而作为一个普通的人,面对青瓷的那颗炽热之心,成就了中国的子正。这只是一个缩影,可这一个缩影,又何尝不是青瓷文化兴盛的开始呢!
:www.ss***
中国的子正之青瓷文化
上海其他生活服务相关信息
8小时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