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列举网 > 生活服务 > 其他生活服务 > 别以为常是小事小心肠中风
上海
[切换城市]

别以为常是小事小心肠中风

更新时间:2017-12-20 14:15:37 浏览次数:41次
肠中风问题出在血管

张老伯今年七十多岁,平时除了有点“三高”,身体还算可以。春节期间他走亲访友,吃了不少肥甘厚味,加上又喝了点酒,总觉得肠胃饱胀不适。一开始他以为是肠胃炎,随便吃了点促消化药,但没想到越来越严重。一天晚上,他突然,感觉肚子里好像有双手在狠狠地扯他,整个人大汗淋漓,还出现了便血。家人慌了,立即将他送到人民医院看急诊。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和诊断后告诉他们,张老伯得的是肠中风,需要赶紧送重症监护室。

家人很不解,以前只听说过脑中风,肠道也会中风?

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陆伦根说,肠中风其实应该称作缺血性肠病,常常发生于结肠,它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壁血流减少,导致局部结肠壁血液供应不足或回流受阻,从而引发缺血性损害,使肠壁发生营养障碍的一种综合病征。因病理过程类似于脑中风,而有肠中风之称。

血管病变是肠中风发病的元凶。人体肠道的血液供应来源于三支大血管: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当这些血管发生血栓或狭窄,导致血流缓慢时,就有可能引起肠道缺血缺氧,发生肠中风。

肠中风还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像张老伯这种突然间出现剧烈、腹泻、便血等情况的就属于急性发作。还有些肠中风是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的,这种慢性缺血性结肠炎,会时不时发生一次,但感觉又不是很明显,因而容易误诊,部分患者待到情况加重时再到医院检查,可能已经到了肠道狭窄甚至肠坏死的地步。

“三高人群”易中招

陆伦根主任分析指出,肠中风往往会盯上那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常见的就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他们的共同点是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不仅会危害心脏,它还是一种全身性病变,为肠道供血的大血管也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等情况。与健康人相比,这些人更易发生肠系膜血管的栓塞和血栓。

其次,心肌梗死、性心内膜炎、外伤骨折、长期卧床的病人也要警惕肠中风。因为肠系膜上的动脉口径较大,极易接纳从心脏脱落的栓子从而发生栓塞。大约有50%的肠中风患者都属于上述几种情况。

此外,患有全身性血管病变,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系统疾病的人,由于肠道小动脉受累,相应的肠管也容易由于血液供应不良而出现缺血性改变,引发肠中风。长期口服避孕药、肠道及腹部恶性肿瘤、急性胰腺炎等也和肠中风有一定关联。

便血别不当回事

肠中风发作前可能会有一些征兆,只是不太为人注意。比如,饭后常有持续一两个小时的饱胀感,上腹不适或隐隐作痛,脂肪摄入过多或饱餐后会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这些情况如果反复发生,甚至迁延数月,建议去消化科查一查。

若感到下腹突然疼痛,随后出现腹泻和便鲜血,并伴有大汗淋漓等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因为严重的肠中风可能会导致肠坏死、穿孔、腹膜炎及性休克。

目前,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中老年人很多,陆伦根主任提醒,如果感到急性并伴有便血,或者遇到原因不明的急腹症时,一定要尽早进行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肠中风得越早,肠道的恢复生存能力就越好,若拖延太久,肠道的存活率就会大大下降。

和脑中风的类似,肠中风的主要也分为内科和介入。内科保守一般会采用禁食的方法,让肠道得到充分休息,并进行抗凝、降低血黏度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补液支持、等措施。一旦肠道的血供改善,就能得到明显缓解。

对于那些慢性缺血性肠病的患者,在溶栓的同时,进行血管成形术或支架置入术,有助于恢复动脉血流,降低复发的机会。

管住嘴迈开腿能防肠中风

肠中风的发生和血管壁受损或老化关系密切。因此保护好血管,非常重要。平时要做到膳食合理,少吃动物性脂肪,不暴饮暴食,戒烟少酒,保持运动,控制体重。

积极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房颤等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也是肠中风危险的因素。这些慢性病都需要坚持长期的,经常检查血脂、血液流变等指标。

、咳嗽时会导致腹压的增加,有可能引发血栓脱落堵塞血管,形成肠中风。建议老年人时不要过度用力解便,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类的食物,以及香蕉、猕猴桃等水果。平时要忌烟酒及冷硬食物,糯米等黏性高、稠度大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http://www.goldpa***.cn/tuiguang/naobaijin/naobaijin.html
上海其他生活服务相关信息
11小时前
13小时前
注册时间:2013年09月29日
UID:92641
---------- 认证信息 ----------
手机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