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5年至今,网络的编辑观经历了四个层次的发展:
一是简单的“粘贴”,靠快和全来赢得眼球;二是“加工”,即对进行加工整理,使其具有更好的质量与可读性;三是“组织”,包括形式上的组织与内容上的组织,一方面对现成的资源进行整合,一方面争取性;四是“解读”,即对事件或其中某些环节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进行深度的剖析,释疑解惑。
从网络的发展过程来看,粘贴是原始的一种方式。但“粘贴”本身,又有不同的方式。从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来看,上网之初,走的是粘贴“自己”的道路,即将印刷版一字不改地拷贝到网上。粘贴时间跟着印刷报纸走,甚至要落后于出报周期。这样的粘贴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媒体的覆盖面,而与此同时,新浪等商业网站开始以粘贴的快与全取胜。这在当时确实是奏效了。因为,1998年的中国网络媒体,还是一个短缺的时代。产品短缺时代,“有”就是“好”。
但是,一旦进入信息过剩的时代,这种简单的处理方式的问题立即显露出来。互相的粘贴,带来的趋同倾向。当粘贴成风时,单一网站的品牌的存在变得几乎不可能。在粘贴过程中形成的信息的“损耗”与“失真”,也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这种处理方式的合理性。对于受众来说,这种处理的方式,又是有好处的。它可以使人们在进入任一综合性网站或媒体网站后,就可以较全面地获知重要的。从媒体网站来看,商业网站转载它的,也可以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更重要的是,“粘贴”带来竞争,一种量与速度的竞争,没有这种竞争,就不会有网络的繁荣。粘贴是搭建起整个网络这个大的平台的基础,它使整个网络与传统媒体相比,形成了自己基本的竞争力:及时、全面。当然,仅有“粘贴”是不够的,这也就使网络编辑必然要向其他层次发展。
由于网络竞争的加剧,各个网站都在组织与解读方面加大了力量。因为,只有这两个层面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提升网站的竞争力。
从总体来看,网络编辑观的发展,是与网络的发展模式的探求相吻合的,体现了中国网络媒体从“文摘式”模式向“原创型”模式的发展。
的发布过程,是一个传播过程。在传统媒体时代,传播往往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受众只能充当一个被动的接收者。看什么、什么时间看等等,都是由传播者决定的。这既是因为传统媒介传播技术的限制,也是由于传播成本的制约。
但是,网络技术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化。由于技术上的可行性以及成本的大大降低,受众参与传播,已经变成了一件极为平常的事。
网络媒体正是在逐渐认识到网络媒介的技术特性的同时,逐步提高与受众互动的能力,开发出新的互动形式,而从根本上,他们的受众观也在不断提高。
上海媒体邀请公司 上海活动策划公司 上海媒体邀请名
上海其他商务服务相关信息
2小时前
2小时前
2小时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