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列举网 > 商务服务 > 其他商务服务 > AR云能够重塑互联网商业格局吗
上海
[切换城市]

AR云能够重塑互联网商业格局吗

更新时间:2018-11-21 14:07:02 浏览次数:44次
区域: 上海 > 静安 > 江宁路
《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畅销书作家、科技思想家凯文·凯利(Kevin Kelly),被马化腾和张小龙等人极力推崇的“科技预言家”,在近一次媒体采访中对当前互联网之后的趋势给出了自己的预测,凯文·凯利认为万物网络化(The mesh)是下一个互联网时代,而AR Cloud(AR云)www。S***/solution/cloud.html是这个时代重要的数字技术趋势。

互联网发展到现在,我们经历了两个阶段。

个阶段是信息数字化时代,所有文本信息被数字化。网络将这些信息连接起来,然后通过电脑、搜索引擎索引信息,人类可以极其便利的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流通效率变得起来。而主导整个时代的正是谷歌、百度这样的搜索公司。

第二个阶段即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交网络时代,人类的关系、行为被网络连接起来。想想我们每天使用的微信、微博,在连接了你与各种各样的人,还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你的行为,提供更好的服务,当然也过于精准频繁地推送了不少广告。

“我们用网络数字化了信息,用社交媒体数字化了人际关系,比如微信。现在我们要实现更多方面的数字化,包括物联网或者地理位置,并且我们即将通过各种设备包括手机、AR等让整个世界实现云端互联。”

让整个世界实现云端互联,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而事实上,我们正迎接这样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到来。在这个时代,万物都能计算,都能联网,我们所处的世界将变成一个超级计算机,这个时代我把它称作空间互联网,即实现了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的连接。

实现万物互联、网络化的前提是万物数字化。每一个房间、每一栋楼、每一条街道,甚至这些不同尺度空间里的所有物体,比如桌子、杯子、汽车,当然还有人,都会被数字化之后连接起来,被智能终端所识别、索引。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令人费解,我们不妨借助一些影视剧来理解什么是万物互联。电影《特工》中,特工开远程会议,主角艾格西(Eggsy)佩戴上眼镜,便能看到远在其他地方参会特工的实时3D虚拟形象与现实环境融合。部分科幻电影里还有这样一个场景:通过穿戴式设备,可以看到真实物体绑定的虚拟信息。在电影里,虚拟世界与物理空间被紧密连接,万物之间紧紧相连,信息的流通变得极其。

可识别、可看到、可交互,电影里的场景让人羡慕。你可能会问,这只是电影里的场景,假如我们真的实现万物互联了,怎么做到识别、看到和交互?

认识AR云

精灵宝可梦(Pokemon Go),一款全球火爆的增强现实(AR)游戏让更多人了解到AR,一种本质上让虚拟信息与物理世界融合的技术。

近几年,苹果、谷歌、BAT等巨头也相继高调布局AR,本想AR时代真正来了,然而,现实总是很残酷,爆款出现,巨头布局,在我们的生活中,依然没有看到AR被大规模使用。

这中间一定有环节出了问题。

问题引发思考。互联网连接了人与人、人与虚拟世界,而作为被广泛认为是继电脑、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计算平台的AR,连接的是人与人、人与虚拟世界、虚拟世界和物理空间,虚实融合的沉浸式体验和空间计算是这个计算平台大的特点。显然,问题出在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连接上,缺乏连接的介质,这个介质就是我们说的AR云。

由于现在业内对于AR云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因此在我个人的理解中,狭义上的AR云是一个持续的点云地图与真实世界坐标的结合,通过对现实世界扫描建立实时更新的3D数字世界模型,为智能终端提供索引、融合虚拟信息的能力。简单来说,就如同网络搜索引擎索引所有虚拟信息,AR云索引的是覆盖在真实世界上无处不在的3D虚拟信息。广义上的AR云则包含更多的东西。

为了帮助你更好的理解AR云,我将从如何构建与能力两个维度带你认识它。

首先是如何构建AR云。通常来说,有两种地图数据采集方式,种是中心化的采集,第二种是去中心化的众包采集。中心化采集如同传统的地图采集方式,完全由厂家测绘构建地图数据。这种方式存在一个弊端,由于每个用户所处空间不同,采取中心化的方式无法构建一个完整的AR云。世界是无限的,而我们日常活动的区域、感兴趣的区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如果先从有限的兴趣点做起,不同的用户会通过手机摄像头建立不同的数据,将这些数据积攒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AR云,通过这种众包、渐进式、分而治之的去中心化采集方式,则可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实时更新、能进化的AR 云,成本也比中心化方式低得多。当然,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隐私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其次是AR云带来的一些能力。个能力是持久化,长期以来,AR的体验不具备可持续性,用户通过智能设备在物理空间中摆放一个虚拟物体关闭设备后再次打开就无法看到先前设置的内容,这极大地限制了AR的应用场景,而AR云因为获得了物理空间的位置,使得AR具备了持久化能力。第二个能力则是多人共享,改变了此前AR只能单用户体验的局面,使得AR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AR社交、AR多人在线游戏…都成为可能。

AR Cloud的发展不会一蹴而就。我从场景上将AR Cloud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      桌面尺度:通常指不大于一个桌面的大小,说是"桌面"只是便于直观的理解,并非只是局限在桌面上。在这个尺度下,数据量较小,一般本地即可存储。在这个场景规模下会出现“AR说明书”等应用场景,比如视+AR做的汽车AR说明书,用户通过手机或者智能眼镜扫描汽车就能获得汽车各个部位的详细说明介绍和使用指南,省去了翻阅纸质说明书的麻烦。

      房间尺度:通常指不大于一个房间大小的范围,说是“房间”只是便于直观的理解,并非只是局限在室内。在这个尺度下,数据量较小,一般本地即可存储。这种场景规模下我认为“全息房间”会成为一个很强的使用场景,举个例子,未来的某一天,你去故宫游览,在故宫御书房,你可以看到古代皇帝在御书房批阅奏折的虚拟3D场景。

      建筑物尺度:通常指不超过一个建筑物,或者一条街道。数据量已经较大,一般来说不建议存储在本地。这个场景规模下“AR导航”大有可为,我们不会再因为城市复杂的道路而走错,另外还能直观显示眼前商家的折扣活动,AR导航在零售、生活服务场景上的应用非常有想象空间。

      城市尺度:通常指城市规模。数据量很大,不可能在本地存储,而且面临高并发的场景。这是形成“AR城市”的后一步,此时,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就如同上文概念视频《HYPER-REALITY(超现实)》截图里的城市街景,无比精彩。

这四个阶段应该是AR Cloud发展的必经之路,从技术角度看不存在跳跃式发展的可能。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刻板的遵循这个阶段,而应该充分考虑市场变化而做调整,灵活应对,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此前视+AR已经实现了桌面尺度和房间尺度的AR Cloud,现在我们正在积极对建筑物和城市尺度的AR Cloud展开测试。

重塑格局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已经看到了谷歌、苹果、微软、亚马逊、、Snap、Niantic Labs、等大公司正密切关注AR Cloud并开始行动起来。刚刚结束的发布会上,宣布了其AR云计划,而这之前,谷歌和苹果已经开始了AR Cloud的建设,没有一个海外巨头敢轻视AR Cloud,放弃这块远比当前互联网市场规模还要大的蛋糕。

开发出Pokemon Go的公司Niantic Labs首席执行官John Hanke说:“我们认为Niantic Real World Platform是一个连接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操作系统。以我们迄今为止的经验为基础,我们正在推动地理空间技术的界限,并且在创造一种互补性的交互式现实世界,不断为用户提供引人入胜的体验。”野心巨大,为此,Niantic已在AR Cloud领域投入巨大的资金。

《福布斯》专栏作者,前迪士尼和美国在线执行官Charlie Fink和AWE Ori Inbar也都表示 AR云将成为计算机中重要的软件基础设施,认为其价值远远超过的社交网络和谷歌的搜索引擎。

此外,AR明星公司Magic Leap则将其AR Cloud命名为Magicverse layers,终目的是实现支持城市尺度的AR操作系统……

面对AR Cloud,嗅觉敏锐的国际巨头纷纷涌入。他们知道,AR Cloud是一个非常广阔的时代舞台,迎来的将是一个远超当前互联网规模的增量市场,登上这个舞台上的任何一家企业,无论体量大小都能分得一杯羹,甚至有机会重塑商业格局。
上海其他商务服务相关信息
22小时前
注册时间:2018年07月06日
UID:502067
---------- 认证信息 ----------
手机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