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列举网 > 教育培训 > 其他教育培训 >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上海
[切换城市]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更新时间:2020-03-25 10:01:20 浏览次数:70次
区域: 上海 > 静安 > 南京西路
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巨核细胞虽然在骨髓的造血细胞中为数少,仅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的0.05%,但其产生的血小板却对机体的止血功能极为重要。中公上海卫生人才网今天对医学检验学的部分知识做了汇总,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1)血小板的结构和生化组成:电镜下血小板结构分为表面结构、骨架系统、细胞器和特殊膜系统等。

①表面结构及生化组成:主要有细胞外衣(由糖蛋白糖链部分组成是血小板受体)和细胞膜组成。

②骨架系统和收缩蛋白:电镜下血小板的胞质中可见微官、微丝及膜下细丝等,它们构成血小板的骨架系统,在维持血小板的形态、释放反应和收缩中起重要作用。

③细胞器和内容物:电镜下血小板内有许多细胞器,为重要的是α颗粒、致密颗粒和溶酶体颗粒。

④特殊膜系统和生化组成:血小板有两种特殊膜系统一种是开放管道系统,它参与血小板内与血浆中物质交换。第二种是致密管道系统(DTS),它主要调控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活动及血小板释放反应。

(2)血小板花生四烯酸(AA)代谢:AA是含有20个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酸。TXA2是腺苷酸环化酶的重要抑制剂,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而PGI2是腺苷酸环化酶的重要,成为一对生理作用完全相反的调控系统。

(3)血小板第三因子(PF3)生成: 静止血小板的磷脂酰丝氨酸(PS)分布在细胞膜的内侧,当血小板被时,PS翻转向外侧,成为PF3。PF3为凝血因子(因子Ⅰxa、Ⅷa、Ⅴa)的活化提供磷脂催化表面。

(4)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①粘附功能:是指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内皮下组分或其他异物表面的功能。参与的主要因素有胶原、vWF、GPIb/Ⅸ复合物、GPIa/Ⅱa复合物。

②聚集功能:是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粘附形成血小板团的功能。参与的主要因素有诱导剂、GPⅡb/Ⅲ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Ca2+。诱导剂主要有ADP、胶原、凝血酶、肾上腺素、AA等。

③释放反应:在诱导剂作用下,血小板贮存颗粒中的内容物开放管道系统(OCS)释放到血小板外的过程称为释放(分泌)反应。参与释放反应的因素有诱导剂、Ca2+和完整的骨架系统。

④促凝功能:包括PF3的促凝活性;接触产物生成活性(CPFA);胶原诱导的凝血活性(CICA);a颗粒中凝血因子的释放等。

⑤块收缩功能:血小板具有使血凝块收缩作用,有利于伤口的缩小和愈合。

⑥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能增强血管壁的抵抗力,减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
上海其他教育培训相关信息
中小学特色学科辅导
杨浦-长阳路
1天前 刷新
注册时间:2020年03月17日
UID:678593
---------- 认证信息 ----------
手机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