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周四公开市场进行100亿元14天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从3.7%下调至3.5%,为年内第二次下调正回购利率,本周公开市场累计净投放80亿元。央行上一次下调14天正回购利率是今年7月31日,利率从3.8%降至3.7%。
以下是分析师点评此次央行公开市场下调14天正回购利率: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 徐高:
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方面讲,央行引导正回购利率下行意义甚至大于央行向五大行SLF的注资。因为正回购利率更容易传导至与实体经济融资相关的长端利率,相当于长端利率的下限,所以央行通过引导正回购利率下行来降低融资成本的意义明显。如果只是投放SLF,而正回购利率没有下降的话,只是短期的流动性变多,对长端利率的影响有限。
民生宏观研究团队:
1.8月经济数据大幅低于预期,实体融资意愿下降,货币供给内生收缩,央行不会坐视不顾。
2.全面降准降息等大招恐伤改革预期,新常态之下降低正回购利率、SLF、定向宽松等小招将频繁使用。
3.当前收益率曲线十分平坦,若短端利率下不去,长端利率同样下不去。SLF利率3.7%,远低于3个月Shibor 4.6%的水平,以及正回购利率下调,带动短端利率中枢水平下移,传递至中长端,将达到与“降息”相同的效果。
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周文渊: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继续引导利率下行的目标较为明确,未来不排除进一步降低房贷利率。中期来看,利率将震荡下行。债市则明显利好,所以债券利率下来的较为明显;宏观经济持续调整,降低利率明显是利好,改善了货币条件。
东莞证券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陈龙博士:
此次正回购利率较原先的3.7%下跌了20BP。不过,这与之前的低值没有可比性,因为原来低值是基于流动性回笼操作而定的,原因是市场流过性过于宽松,而当前的操作及价格是基于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虽然也是正回购,但总体净投放使得价格由3.7%下跌到3.5%就有指向意义。这个价格一出来,现券买盘活跌、国债期货上涨,市场反应已经表明了价格“微刺激”的效果。结合前两天的SLF传闻,央行的货币政策在货币市场预期管理的同时,正在逐渐转向推进降低融资成本,公开市场的价格信号(预期成本引导)与非公开市场的数量信号(价格未知,定向投放引导)将是未来政策的组合拳。
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
在准备金市场成为货币政策操作平台和场所的状况下,货币数量(即流动性)和货币成本都成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且货币数量和货币成本在独立性上首次得以实现。我们认为,接下来货币环境又会进入基础货币投放减速(进而流动性增速回落)、但货币成本再下降的阶段。货币成本决定着货币市场利率和利率基准曲线高度,央行引导货币成本下降趋势不变,在经济持续平稳、低位徘徊的情况下,意味着债券市场牛市的基础没有改变。我们认为在货币乘数持续回升的情况下,央行加大基础货币的投放(辅之以不放松的信贷控制),意味着央行持续引导货币成本下降的政策是“言行一致”的。
更多内容请浏览(信用卡理财:http://card.cgb***.cn/Channel/11586220)"
央行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降低融资成本再出新举措
上海会计/审计/评估相关信息
2月6日
1月18日
1月18日
1月18日
1月18日
1月18日
1月18日
1月18日
1月17日
1月17日